你要说“好看”,那我无话可说,毕竟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,大牌厂家也的确有更多的设计师。但你要说“好用”,我还真不信几百元的和百元左右的能差多少。
我自己也是一个杯子控,家里现有的保温杯也有几十个,但多数都是平价款的。高端杯子我也买,但纯粹是因为它们的外观。至于日常使用,还真不推荐!今天就谈一谈我的保温杯选购心得。
先说说材质
保温杯上最常见的材质是304不锈钢和316不锈钢,但其实还有一个更常见的不锈钢牌号,只不过厂家一般不会标注出来:201不锈钢。
不锈钢保温杯至少有两层,一层内胆,一层外壳。无论内胆是什么材质,外壳一般都是201不锈钢。它的优点就是便宜,而且结实。缺点是容易被腐蚀,所以外壳上常常会有一层镀层或者漆面。
只要不是十几二十块的那种超廉价保温杯,都不会在内胆上使用201不锈钢——这种不锈钢不符合国标中规定接触食品用的不锈钢等级。换句话说,食物接触到201不锈钢,会产生有害物质。
所以内胆一般用304不锈钢或者316不锈钢,二者的区别有两个:
1.316不锈钢的耐腐蚀能力更强,如果你经常用水杯冲调饮品(牛奶、咖啡等),建议选择316不锈钢。至于茶叶,对不锈钢的腐蚀比较小。所以无论是茶叶,还是花茶、果茶,选304不锈钢都够了。
2.316不锈钢比304不锈钢要贵,但是硬度要比304不锈钢软。所以虽然316不锈钢的耐腐蚀能力强,却不建议作为首选。还是那句话,不在水杯里泡奶茶、咖啡,根本没必要买316不锈钢的水杯。
此外,在查看水杯材质的时候,还可能看到304L或者316L。牌号上带“L”,指的是不锈钢中的碳含量低。它的好处是在焊接时可以避免晶间腐蚀,没必要了解晶间腐蚀是什么,只需要知道这种现象会导致焊接不牢固。
但所谓的“不牢固”,只出现在工业上。一个水杯的焊接线不过十几公分,这要是都能碰上晶间腐蚀,还是赶紧去买张彩票吧!所以304L或者316L不锈钢,非常不建议选择。
再说说工艺
今天那帮小资们给我普及了一个水杯上的工艺,叫“无缝内胆”。常见的不锈钢保温杯,内胆上都能看到一道焊接缝。无缝内胆,就是没有这道缝。他们说,这个工艺很厉害。
巧了,我当年在钢厂实习的时候,就操作过冲压车床。无缝内胆是怎么来的?说白了就是冲压:把一张钢板铺好,用一个杯子形状的大铁块砸下去,把钢板砸成杯子内胆的形状。
相比较焊接,似乎这种冲压更简单吧!
如果是形状复杂的大物件,比如汽车的车门。如果焊接的话,每一个焊接点都是不稳定的因素,所以一体冲压会更好用。
不过话又说回来了,水杯的结构太简单,压根不用考虑焊接点不稳定的问题。而且我们仔细看看水杯的焊缝,那都是满焊的,是焊线不是焊点。满焊的地方,甚至比普通位置还要结实。
同时冲压还会带来另外一些问题,比如在冲压的过程中,会对不锈钢产生一定程度的拉扯,导致不锈钢表面薄厚不均。这些问题,都会影响保温杯的保温效果。
说白了,别纠结保温杯的工艺。如果偏要看工艺,还不如看看外壳。多几层镀层和漆面,让水杯外壳不会轻易被刮花,似乎更实用一些。
最后说保温
首先要说一个可能会颠覆很多人认知的结论:只要是合格品,所有不锈钢保温杯的保温效果都差不了太多。如果真的需要超级保温的杯子,可以考虑下面两种升级。
一种是内胆升级,升级方式有很多,比如多层内胆、镀层内胆等,不过效果都一般。我买了不少内胆升级的水杯,最后只发现了一种有用的升级:陶瓷涂层。陶瓷涂层不仅隔热能力更强,还具有更稳妥的防腐蚀能力。
选择陶瓷涂层保温杯,也不用考虑不锈钢材质了。再牛的不锈钢,也不会比陶瓷更耐腐蚀。
另一种是杯盖上的升级,这一点也是保温性能差别的关键。保温效果最差的,就是弹盖。塑料外壳、厚度小、杯口裸露,使得它的保温性能大大下降。
常见的螺纹盖的保温效果要好很多,而且盖子一般都是多层设计。但螺纹的位置,依然成为漏热的关键。想要在此基础上增加保温效果,可以考虑缩小杯口的尺寸,做成矿泉水瓶的样子(大肚小口)。
外观几乎一模一样的水杯,内胆升级成了316不锈钢,价格上反而便宜了二十元,还能找到旋盖款,是我目前的主要喝水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