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小麦纹枯病在我国小麦区逐渐成为常见的病害,并且发生程度不断加重。这种病害是一种由土壤传播的疾病,在小麦的各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。一旦发展到后期,基本上无法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,导致病苗枯死、花秆烂茎、枯白穗等严重症状的出现。这对小麦的产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,给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损失。
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给小麦种植业带来了很大的挑战。这种病害在各个生育期都可能出现,从而增加了防治的难度。尤其是当病害发展到后期时,防治的效果非常有限。病苗枯死、花秆烂茎、枯白穗等严重症状的出现,直接导致小麦产量的下降。这给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为了有效应对小麦纹枯病,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。首先,种植户应该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,这样可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。其次,合理施肥,提高小麦的养分供给,增强其抵抗病害的能力。此外,加强田间管理,及时清除病株残体和杂草,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和传播。定期检查田间情况,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初期的症状,以防止病害扩散。还可以采用药剂进行喷雾或灌根,但要注意选择适宜的药剂和使用方法。
1、危害特征
小麦纹枯病是一种在小麦的各个生育期都可能发生的病害,由纹枯菌引起。该病害会导致多种症状的出现,包括烂芽、病苗枯死、花秆烂茎、倒伏和枯株白穗等。
首先是烂芽,当小麦播种后受到纹枯菌的侵染时,受侵染的芽鞘会变成褐色,芽枯死并腐烂,这导致小麦无法正常出苗。
其次是病苗枯死,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小麦的3-4叶期。最初,在第一叶鞘上会出现中间灰色、边缘褐色的病斑。随着病情的发展,由于无法抽出新的叶子,病苗最终会枯死。
花秆烂茎也是纹枯病的一种症状。当小麦返青拔节后,在基部叶鞘上会形成中间灰白色、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病斑。多个病斑扩展并融合,形成云纹状的花秆。严重时,病斑会包围整个叶鞘,导致叶鞘和叶片早期枯死。在湿度较大、通风不良的情况下,病鞘与茎秆之间或病斑表面常会产生白色霉状物。
由于茎部的腐烂,纹枯病还会导致小麦倒伏的情况发生。特别是在种植密度较大、水肥条件良好的田块,浇水或遭受风雨后,倒伏的情况尤为严重。
最后是枯株白穗,当病斑侵入茎壁后,茎壁会形成中间灰褐色、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椭圆形眼斑。这导致茎壁失水坏死,发病严重的主茎和分蘖很可能无法抽出穗,形成枯孕穗。有些情况下,即使能够抽出穗,由于病株无法满足养分和水分的需求,导致结实减少,籽粒瘦小甚至枯死,形成枯白穗。
2、发病规律
小麦纹枯病是一种由土壤传播的病害,病菌以菌丝或菌核的形式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。发病适温约为20℃左右,在小麦拔节后,症状逐渐显现,主要出现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。这种病害在冬季偏暖、早春气温快速回升、阴雨多、光照不足的年份发病较为严重。
在田间,小麦纹枯病的发病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:冬前发生期、越冬静止期、返青上升期、拔节盛发期和抽穗后白穗显症期。
冬前发生期是指当小麦在土壤中发芽时,受到纹枯菌的侵染,症状主要出现在接触土壤的叶鞘上。这导致芽枯死或无法正常出苗。
越冬静止期是指随着外层病叶的枯死以及冬季来临,气温下降,病株率和病情指数有所下降。然而,部分冬前的病株仍然带有病菌并且可以越冬,成为第二年春季发病的重要侵染源。
返青上升期一般发生在春季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,此时气温不断上升,病菌在小麦植株之间传播扩展,导致病株率迅速增加。这个阶段是防治工作的关键时期。
拔节盛发期一般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,随着植株基部节间的伸长和病原菌的扩展,茎秆被侵染。在这个阶段,茎秆和节腔中的病斑迅速扩大,导致分蘖枯死、茎部腐烂,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引发倒伏。
抽穗后白穗显症期一般发生在5月上中旬以后,此时发病高度、病叶鞘位及受害茎数趋于稳定。但对于发病严重的植株来说,由于输导组织坏死,会导致迅速失水枯死,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的现象。
3、防治措施
为了有效应对小麦纹枯病,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。首先是选择抗病品种,这样可以降低病害发生的风险。同时,要注意适时播种,避免过早播种,以降低病菌越冬基数和病害发生的程度。此外,要平衡施肥,避免过量使用氮肥,合理使用磷、钾肥,特别是在重病田,要避免施用带病残体的粪肥。加强排水和及时防除杂草也是重要的措施。
另外,种子处理也是一项有效的防治措施。可以使用咯菌腈、戊唑醇·福美双、苯醚甲环唑等种衣剂进行处理,将其均匀地与适量的水和种子混合后,及时进行播种。需要注意的是,堆闷时间过长可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和出苗。
除了以上措施,我们还应该关注病虫害的预警情况,经常到田间查看,并及时采取化学防治措施。在小麦拔节期,可以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,如苯甲·丙环唑、烯唑醇、己唑醇、戊唑醇、丙环唑、井冈霉素、苯醚甲环唑、甲基硫菌灵等。对水进行均匀喷施,也可以选择其他药剂进行防治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发病后要尽快采取防治措施,越早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