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,对小麦的各个生育期都可能造成影响。这种病害会导致小麦的根系发育不良,无法提供足够的营养供应,从而降低小麦的产量。一般情况下,根腐病可能使小麦的产量减少5%至10%,严重时甚至可以达到40%的减产率。
种子带菌是一种影响种子发芽的问题,它会导致幼根腐烂,影响幼苗的正常生长,甚至导致幼苗死亡。这对小麦的生长和发育都会造成阻碍。
因此,根腐病对小麦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。它不仅会影响小麦的产量,还会对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。
为了防治根腐病,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。首先,要选择健康的种子,并进行适当的处理,以减少种子携带病菌的风险。其次,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的田间管理,包括适时的灌溉、施肥和除草,以维持小麦的健康生长环境。此外,定期检查田间的病情,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。
一、发生症状
根腐病在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会产生不同的症状。在幼苗期,轻度感染的幼苗能够出土,但根部受损,叶片会变黄,生长较弱,产量也不高。而严重感染的幼苗则无法顺利出土。
成株期后,根腐病可以影响小麦的各个部位。主要症状是根部腐烂,初期会形成黑褐色的病斑,随后根系会腐烂,导致小麦倒伏甚至死亡。
叶片感染根腐病菌后,初期会出现黑褐色的梭形斑点,随后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。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,还会产生黑色的霉状物。严重感染时,整个叶片会枯死。
小麦灌浆后,在穗部会出现不规则的病斑,特别是那些长势较差的小穗更容易受到感染。受感染的穗部会变成黑褐色,湿度较大时,还能观察到黑色的霉状物。严重情况下,会形成白色的穗。
此外,籽粒上也会出现不规则的病斑,多为黑褐色。这些病斑会导致种子携带病菌,在严重情况下,种子可能无法正常发芽。
二、发生原因
小麦根腐病的病原菌是禾旋孢腔菌,它是一种兼性寄生菌。在冬季,病原菌会在小麦种子和田间的病株残体上越冬。当来年的天气条件适宜时,病原菌开始产生分生孢子,并通过气流和雨水进行传播。
种子带菌是小麦根腐病的重要途径,带菌率较高。如果没有对种子进行处理,种子带菌的情况就会比较严重,从而增加小麦根腐病的发病风险。另外,当进行秸秆还田时,如果种植户没有将秸秆粉碎,而是直接进行还田,会导致土壤中积累了带菌的病株残体,进而加重小麦根腐病的发生。
在施肥过程中,为了追求产量,种植户往往偏向于施用过多的氮肥,这也容易使小麦感染根腐病。
此外,田间管理粗放、杂草未及时清除,会为小麦根腐病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,进而加重病害的发生。在小麦的苗期,如果遇到低温天气,容易出现弱苗,从而更容易受到根腐病的感染。而开花期后,高温高湿或干旱天气的出现,也容易导致小麦根腐病的大规模暴发。黏土或土壤湿度较大时,小麦根腐病的发病情况也会加重。
综上所述,小麦根腐病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。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,减少病害的发生。例如,对种子进行处理、适当粉碎秸秆、合理施肥、加强田间管理和注意天气变化等,都有助于降低小麦根腐病的发生风险。
小麦根腐病的病原菌是禾旋孢腔菌,它是一种兼性寄生菌。在冬季,病原菌会在小麦种子和田间的病株残体上越冬。当来年的天气条件适宜时,病原菌开始产生分生孢子,并通过气流和雨水进行传播。
种子带菌是小麦根腐病的重要途径,带菌率较高。如果没有对种子进行处理,种子带菌的情况就会比较严重,从而增加小麦根腐病的发病风险。另外,当进行秸秆还田时,如果种植户没有将秸秆粉碎,而是直接进行还田,会导致土壤中积累了带菌的病株残体,进而加重小麦根腐病的发生。
在施肥过程中,为了追求产量,种植户往往偏向于施用过多的氮肥,这也容易使小麦感染根腐病。
此外,田间管理粗放、杂草未及时清除,会为小麦根腐病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,进而加重病害的发生。在小麦的苗期,如果遇到低温天气,容易出现弱苗,从而更容易受到根腐病的感染。而开花期后,高温高湿或干旱天气的出现,也容易导致小麦根腐病的大规模暴发。黏土或土壤湿度较大时,小麦根腐病的发病情况也会加重。
三、防治措施
为了有效防治小麦根腐病,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:
首先,进行轮作。不要连续在同一地块种植小麦,可以选择与小麦不同科属的作物进行轮作,如马铃薯、向日葵、大豆等,轮作3年以上。这样可以减少当前地块中的带菌量,降低小麦根腐病的发生程度,同时还能提高作物的产量。
其次,选择抗病品种。选用抗病性强的小麦品种是一种简单且有效的防治方法。例如,在甘肃省临洮县,推荐使用“临麦30号”、“临麦31号”、“定西39号”等抗病性较强的品种。
另外,进行种子处理。小麦种子带菌率较高,可以通过种子处理来消灭病菌,减少小麦根腐病的发生。可以使用种衣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,每100千克种子选用14%多·福悬浮种衣剂140~210克,或25克/升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50~200毫升。
此外,加强田间管理也是防治小麦根腐病的重要措施。及时将小麦病株残体带出田外集中焚毁,如果需要进行秸秆还田,要将秸秆粉碎后深翻20厘米以上,打破犁底层,减少田间菌量,促进小麦根系生长。每亩施4000~5000千克充分腐熟的有机肥,改善土壤质量,增加土壤的缓冲能力,提高小麦抗病性,减少小麦根腐病的发生。注意均衡施肥,减少氮肥的使用量,增施磷、钾肥,并适当补充锌、硼、钙等中微量元素,提高小麦的抗病能力。掌握好播种时间,适时进行播种,并根据品种特性合理设置种植密度,每亩播种量为18~20千克,留有一定的空隙,增加通风透光,避免田间湿度过大引发小麦根腐病。及时清除田间杂草,为小麦提供更多的空间和营养,减少田间菌源,为小麦生长创造适宜的条件。
最后,可以使用药剂进行防治。在小麦根腐病发病初期,可以使用丙环唑乳油、噁霉灵水剂、井冈霉素水剂、精甲·百菌清悬浮剂等进行喷雾或灌根,以起到防治作用。